与中国的潜在贸易战:欧盟的优势和劣势

人们越来越担心欧盟和中国可能会爆发贸易战。在 10 月 4 日欧盟成员国将就是否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明确关税进行投票——中国一直在积极反对这一做法。无论结果如何,布鲁塞尔和北京可能会继续对话以解决分歧。但贸易战风险依然存在,这对双方都不利。

认识到妥协的必要性至关重要。尽管如此,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尽管欧盟在与中国的关系中面临重大脆弱性,但它仍然掌握着可以打的关键牌。这涉及规范工具和利用其市场准入对抗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能力的结合。

欧盟对中国的依赖

从欧洲的角度来看,由于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深度经济一体化,冲突的前景令人不安。 2023年, 中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商品供应国地位尽管从中国的进口较2022年下降了17.8%,但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然相当可观。除了贸易量之外,这种不平衡还凸显了欧洲对中国的战略依赖。十多年来,中国的产业政策一直专注于主导对欧洲经济至关重要的全球行业。

2021年 报告 欧盟委员会透露,欧盟137种战略产品严重依赖外部参与者,其中52%来自中国。这种依赖在制药等行业尤为明显,该行业高达 40% 的投入来自中国,印度等替代供应商也依赖中国零部件。

然而,欧洲最大的弱点在于绿色技术,中国在原材料和成品方面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政府公开寻求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重点关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新三”——作为其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根据 国际能源署中国控制着绿色技术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约 60%,并精炼了其中约 90%。这种依赖使欧洲走向能源独立的道路变得更加复杂。例如, 2022年欧盟进口的96%的太阳能电池板和61%的风力涡轮机来自中国。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欧洲对中国投入的依赖将会增加。电动汽车行业就是一个例子。进口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 飙升 从 2020 年的 14 亿欧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115 亿欧元,占欧盟电动汽车进口总额的 37%。为了避免重蹈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的覆辙,欧盟决定采取行动,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成员国将于10月4日就这些关税进行投票。这标志着欧盟战略的明显转变,旨在遏制对中国技术日益增长的依赖并保护自身产业。

硬币的另一面:中国对欧盟市场的依赖

过去十年,欧盟开发了一系列工具 导航 由地缘政治塑造的日益分散的世界经济。 2014 年至 2023 年间,为了追求战略自主权,欧盟推出了几项关键工具: 外国直接投资 (FDI) 筛选机制, 这 外国补贴监管,以及 反胁迫工具。这些旨在帮助欧盟应对与中国等全球参与者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的挑战。

这些机制赋予欧盟委员会至关重要的权力,例如针对出于政治动机的外贸限制而征收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以及审查出境和入境投资。这些举措旨在保护欧盟产业免受不公平的外部竞争。与此同时,欧盟致力于促进欧洲关键领域的工业生产,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在与中国可能爆发贸易战的背景下,这些努力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为欧盟与如此强大的经济参与者打交道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应对与中国潜在的贸易战时,所有这些努力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的目的是建立更坚实的支柱来应对如此强大的经济参与者。但还有另一个关键点对欧盟有利,但矛盾的是,这也代表了欧盟的脆弱性。尽管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一个问题,但这也凸显了中国对欧洲市场准入的依赖。

中国 依赖两倍 欧盟对中国的出口政策与欧盟对中国的政策一样——中国16%的出口流向欧盟,而欧盟只有9%的出口流向中国。这种不平衡为欧洲提供了战略机遇。在绿色技术等欧洲显得尤为脆弱的领域,欧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随着中国寻求使其绿色产品(尤其是电动汽车)国际化,欧盟在北京的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考虑到中美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例如, 根据 2023年数据全球销售的近 1400 万辆电动汽车中,约 60% 在中国​​制造。然而,这些生产的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国内市场,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车辆在中国境内销售。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中国需要进入欧盟这一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以及绿色转型努力的领导者。

取得微妙的平衡

欧洲和中国紧密相连,双方都有优势和弱点。尽管目前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欧洲对中国商品的依赖上,但欧盟拥有重要的战略影响力。通过利用中国对市场准入的需求,欧洲可以在不切断重要经济联系的情况下在管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欧洲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维护自己作为平等伙伴的地位,平衡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与保护其战略利益。这种微妙的平衡行为将塑造中欧关系的未来。布鲁塞尔和北京能否通过谈判达成妥协仍不确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贸易战中,就像在真正的战争中一样,很少有真正的赢家 — — 尤其是在两个紧密相连的经济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