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侵犯台湾防空识别区的被忽视趋势

11月28日,台湾国防部宣布,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开始进行 联合战备巡逻 当晚6点20分,在台湾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空域。

中国军队侵入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集中在台湾国防部新闻稿中每天报道的中国军队入侵台湾防空识别区及其政治含义。然而,联合战备巡逻及其军事意义却长期被忽视。这些巡逻对台湾构成的威胁比典型的日常入侵更大,也更具有分析意义。事实上,最近出现的趋势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台湾国防部的新闻稿,目前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对台湾防空识别区的入侵程度似乎已达到一个平台期,联合战备巡逻和日常入侵与往年相比没有显着增加。尽管中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这在逻辑上可能会导致更频繁的入侵,但这种情况可能表明解放军目前的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尽管如此,随着后勤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以及解放军海军和解放军空军结构的扩大,入侵的强度可能会增加。

联合战备巡逻趋势

尽管有分析认为,中国对台湾的空中和海上入侵 变得更加强烈 自5月赖清德总统就任以来,今年联合战备巡逻(对台威胁性较大的任务)的形势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格局。

据中国官方声明, 联合战备巡逻 旨在评估多个军事部门的综合作战能力。演习前的准备工作相当于战备,演习本身也被认为处于战斗状态。中国学者也指出,在战备巡逻中,解放军的装备和人员处于紧张状态。 完整战斗状态,做好应对任何意外冲突或外部攻击的准备。据台湾国防部新闻稿称,“联合”一词至少是指解放军空军和解放军海军共同参与“战备巡逻”。

中国国防部于2022年8月10日宣布,将进行 台湾周边定期战备巡逻。台湾国防部于2023年6月左右开始发布解放军对台联合战备巡逻信息。对比2023年和2024年6月至11月期间,可以发现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下面的表1比较了2023年和2024年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军机和舰艇的数量是根据台湾国防部在巡逻后第二天发布的数字,反映了中国海军和解放军空军的活动联合战备巡逻的具体日子。之所以使用这些数据,而不是国防部最初关于联合战备巡逻的新闻稿中发布的数据,是因为这些新闻稿通常是在巡逻开始后2-3小时发布。到那时,巡逻通常仍在进行中,因此可能不包括所有架次和活动。

此外,如果解放军当日进行联合战备巡逻,东部战区必然会对台湾周边空海力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和管理。因此,台湾周边的海空军也可以被视为联合战备巡逻的一部分,例如充当预备队或模拟敌军。

此外,2023年6月至11月,解放军飞机穿越中线的平均比例为51.9%,2024年同期上升至73%。(注:该比例为每架飞机数据的平均值,而不是上图中“解放军飞机每次巡逻的平均架次”与“解放军飞机每次巡逻平均越过中线的架次”的比率。)

从上述数据可以观察到以下趋势。首先,联合战备巡逻次数实际上减少了,解放军和空军的平均参与巡逻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每次巡逻的平均解放军飞机数量略有减少,而每次巡逻的平均解放军舰艇数量略有增加,增加了一艘。

然而,解放军飞机每次巡逻平均飞越中线的数量显着增加,增加了6.2架次。最后,解放军飞机穿越中线的比例显着增加,平均增加约21个百分点。

上述趋势有两个含义。联合战备巡逻次数有所减少。这表明解放军用于实战演习和演习(例如联合战备巡逻)的规划和资源可能是有限和固定的。鉴于2024年举行了两次“联合剑”演习,消耗了大量资源,增加了后勤和维护负担,联合战备巡逻频率随之减少。

其次,解放军实质上增加了 强度 其入侵台湾的次数,同时保持出动架次和运营维护成本相对不变。解放军可能打算对台湾进行更高强度的战备演习,或者可能已被命令通过入侵施加更大的压力。然而,这是在没有显着增加架次或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的。相反,解放军增加了飞机穿越台湾海峡中线(即靠近台湾)的比例,同时保持类似的总架次数。

通过观察解放军海军和解放军空军每天入侵台湾领空也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含义。下图显示了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同期中国军队每天侵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的趋势

用蓬勃发展制成

用蓬勃发展制成

首先,2024年的日均架次量与过去两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月13日是台湾总统选举日,因此中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侵,以避免在大选前,特别是在2023年下半年产生反华情绪。

其次,解放军飞机日均越过中线的架次、日均解放军飞机越过中线的比例、日均解放军舰艇的数量确实有所增加。

夜间联合战备巡逻

联合战备巡逻中值得进一步分析的一个方面是解放军的夜间任务。下表列出了目前可获得的夜间战备巡逻数据。

用蓬勃发展制成

据台湾国防部新闻稿称,从2023年6月至今,解放军已进行7次夜间联合战备巡逻。这些夜间任务的时间安排和架次暴露出以下趋势:一是夜间战备巡逻模式不清晰。二是夜间战备巡逻的开始时间不固定。第三,解放军在2023年9月、2024年10月进行的大规模战区级演练中,没有进行夜间战备巡逻。

这表明夜间联合战备巡逻可能还不是固定的演习科目,因此其时间安排并没有明确的规律。此外,在大型战区级演练期间,夜间战备巡逻也暂停。这也意味着,一旦东部战区将夜间联合战备巡逻制度化,台湾将可能面临更频繁的夜间联合战备巡逻入侵。

政策影响

从上述趋势可以看出,目前解放军海军和解放军空军侵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的程度似乎已达到一定限度。无论是联合战备巡逻,还是日常侵入台湾防空识别区,2024年6月至11月解放军的活动与往年同期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有趣的是,这种情况发生在解放军军费增加的背景下,这将逻辑上导致入侵台湾(中国的首要目标)附近的频率和总数更高。无论是出于军事准备还是升级对台湾的恐吓,解放军或东部战区司令部都很有可能成功获得更多资源。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解放军海军和空军的环台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瓶颈。一方面,解放军可能受到飞机和舰船后勤保障以及人员轮换的限制,这阻止了对台湾防空识别区的日常入侵。另一方面,夜间联合战备巡逻尚未制度化,说明解放军夜间联合作战能力可能仍有限。解决前者的办法是加强后勤保障、扩大兵力规模,而后者则需要加强训练,提高夜间战备水平。

不过,解放军仍可能调整出动计划,灵活增加对台进犯。过去6个月的联合战备巡逻中,平均只有23架次飞机飞越台海中线,占总架次的73%。即使在目前解放军后勤能力和战备能力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增加飞机穿越台海中线的比例,对台湾造成更大的侵入和压力。例如,2024年,至少有16次台方发现的解放军空军飞机在入侵防空识别区期间全部越过台湾海峡中线。唯一的问题是解放军是否愿意以这种方式升级。

如果未来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在台湾周边的能力和兵力规模增加,昼夜联合战备巡逻的频率很可能会超过目前每周一次的平均水平,海空军的数量也将增加。力量也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