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狂热:兴奋会持续还是会很快消退?

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政策转变的推动下,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复苏,这些政策转变为长期停滞不前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 年 9 月的最后几天,北京精心策划的货币宽松、监管调整和财政刺激措施释放了大量资本,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市值恢复了约 1.8 万亿美元。曾经因房地产行业低迷、消费者信心减弱和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等结构性挑战而受到拖累的市场出现了急剧逆转。

许多人认为北京方面的决定性转变刺激了市场,引发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领导层终于准备好进行更积极的干预。恒生指数、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的涨势堪称壮观,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这是可持续牛市的开始,还是仅仅是情绪和流动性推动下的暂时飙升?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始于 9 月 24 日,当时中国人民银行 (PBOC) 进行了大胆的干预,两天后就召开了令人惊讶的政治局会议。这两项事态发展标志着与近期经济管理战略的明显突破,表明北京准备采用更广泛的工具来稳定市场并重振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动为激进的宽松计划奠定了基调,其中包括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RRR)、降低现有贷款的抵押贷款利率以及旨在支持资本市场的新流动性机制。仅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一项预计就会向银行体系注入约1万亿元人民币(合1410亿美元),而抵押贷款利率下调旨在减轻约5000万家庭的财务负担,从而刺激消费。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推出了结构性政策,例如为机构投资者提供50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便利——这是旨在稳定资本市场的前所未有的举措。

然而,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巩固了这种情绪的转变。习近平主席呼吁经济全面复苏,敦促官员支持私营企业,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恢复消费者信心。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北京已经从之前更加谨慎的做法转向全力重振经济势头。

习近平一反常态的坦诚言论传达了一种紧迫感,表明政府愿意承担更大的经济风险来扭转当前的经济放缓。对于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 — 标志着北京方面保守态度的结束,转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立场。

市场的反应是立即且强烈的。 9月30日,恒生指数飙升2.4%,月涨幅上限为17%,这是自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佳表现。与此同时,上证综合指数上涨8.1%,沪深300指数上涨8.5%。这些指数目前均已进入牛市区域,较近期低点上涨了 20% 以上。

此次反弹不仅体现在股价飙升,还体现在交易量显着增加。上海和深圳的总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2.6万亿元人民币(3706亿美元),凸显了涌入市场的资本浪潮。

在国内散户投资者和机构资金的推动下,资金涌入推动了股市的上涨势头。包括瑞银(UBS)和野村证券(Nomura)在内的主要金融机构已修改了中国主要指数的年终目标,反映出对北京政策支点的信心不断增强。人们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管制的突然放松、货币政策的放松以及流动性直接注入资本市场,标志着中国经济理念的决定性转变。政府曾经专注于去杠杆化和抑制过度刺激,现在似乎将增长放在首位。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这次反弹是持续复苏的开始,还是仅仅是流动性和市场情绪推动的暂时飙升。从表面上看,有理由乐观。分析师强调了几个结构性因素,这些因素表明涨势可能会持续,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首先是强有力的政策催化剂。北京致力于通过财政和货币措施实现经济稳定,这将提供持续的支持,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工程机械和钢铁等行业的支持,这些行业预计将受益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此外,中国的产业战略侧重于推动技术创新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硬件、自动驾驶技术和固态电池等产业可能在中国的经济轨迹中发挥核心作用。

资本流入模式又增添了一层乐观情绪。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通过追踪沪深 300 和 A50 等中国主要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正在为更长期的市场反弹做好准备。覆盖中盘股的中证 500 ETF 预计也将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兴趣,特别是在医药、先进制造和新能源等成长型行业。

最后,外部因素正在为中国股市创造有利的推动力。美联储转向宽松货币政策历来都会引发资本流入新兴市场,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全球流动性增加,中国股市,特别是制造业、大宗商品和科技行业的大盘股,可能会重新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兴趣。全球对铜和铝等工业金属(制造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关键投入)的需求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前景。

总而言之,这些事态发展表明,近期的反弹可能是由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驱动因素维持的,资本继续流入关键增长领域,强化了这样的观点:这种好转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现象。然而,尽管有乐观的理由,但中国股市的长期轨迹将取决于政府能否解决几个根深蒂固的经济挑战。

第一个或许也是最紧迫的问题是政策的连续性。虽然最近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短期提振,但维持涨势需要持续的财政和结构改革。流动性注入和降息缓解了负债累累的房地产企业和家庭的部分压力,但并没有解决困扰中国经济的更深层次问题。

房地产行业仍然是主要风险。许多城市的房价仍在下跌,开发商背负着巨额债务。如果不进一步改革,房地产市场的恶化很容易逆转股市的涨幅。

此外,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仍然脆弱。制造业活动继续下降,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九月份连续第五个月收缩。这突显了中国复苏的不平衡性,股市表现与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经济活动没有更广泛的复苏,当前的反弹可能会失败。

地缘政治风险也日益凸显。中美战略竞争依然激烈,贸易紧张局势或制裁的任何进一步升级都可能损害市场情绪。与此同时,通胀压力和金融状况收紧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削弱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加剧中国脆弱复苏面临的挑战。

很难避免将其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日本股市进行比较。当时,激进的货币政策推动了投机热潮,但当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债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时,日本市场却崩溃了。同样,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快速膨胀,但真正的复苏只有在重大金融改革之后才能实现。

中国现在正处于类似的十字路口。股市上涨可能是迈向更持续复苏的第一步,但前提是政府能够实施长期结构性调整。对于地方当局来说,通过特别债券或其他财政工具重组债务是缓解债务危机的必要手段,但北京方面需要从根本上改革其财税模式,以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源。加强社会安全网和实施户口改革对于释放家庭支出和维持长期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

房地产行业也需要持续关注。尽管北京最近的措施有助于稳定市场,但仍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来防止长期低迷。必须通过公共住房计划或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吸收未售出的住房库存,以恢复该行业的流动性并防止房价暴跌。

总之,虽然中国股市经历了显着的复苏,但维持这一势头需要的不仅仅是短期刺激。此次反弹的长期成功 — — 以及中国更广泛的经济复苏 — — 取决于北京方面实施有意义的结构性改革的能力。未来几个月将揭晓近期的政策转向能否带来持久的经济好转,或者当前的经济增长是否会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