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个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报告显示,联邦调查局(FBI)向美国国会议员进行了机密简报,警告他们中国共产党(CCP)可能发起虚假信息活动。所谓的阴谋涉及捏造国会议员收受台湾贿赂以换取亲台立场的说法。
报告称,虽然这种策略尚未付诸实施,但考虑到简报会的“防御性”性质,类似的叙述早已渗透到中文宣传中。中国官方媒体 新华社 指责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挥霍公共资金来影响美国决策者。 政协日报中国另一家主要媒体进一步指控台湾针对外国立法者、智囊团、官员和媒体进行“宣传贿赂”。
台湾游说活动的历史背景
台湾聘请公关公司加强与华盛顿关系的做法既不新鲜也不罕见。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国民党政府聘用了诸如 西德尼·巴伦 后来招募了游说者,例如 彼得·汉纳福德 主张恢复台美邦交。李登辉总统执政期间, 卡西迪事务所 1995 年受聘支持李明博访美。民进党在 2000 年上台后延续了这一做法,与诸如 博格瑞集团 提高台湾在美国政策圈的知名度。
这些活动受美国《外国代理人登记法》(FARA) 的监管,是标准的外交惯例,对各国来说都很常见——包括 中国,在外国游说上花费了大量资金。对于台湾来说,鉴于其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和对美国支持的依赖,这些努力至关重要。然而,中国的宣传将台湾的游说描绘成浪费和自私的行为,声称这有利于美国政客和民进党,而不是台湾人民。每当民进党政府领导下的台湾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取得突破时,此类说法就会重新出现,中国官方媒体将双边关系的进展斥为交易性和机会主义,而不是“基于价值”或“坚如磐石”。
宣传框架:台湾为美国的支持付出代价
中国共产党的说法经常表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源于经济激励,而不是共同的民主价值观。中国媒体喜欢 中央电视台 声称台湾驻华盛顿代表处雇用了诸如 帝国咨询集团 在台湾加入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等问题上影响立法者。同样,美国国会台湾核心小组的成员也被指控接受游说驱动的捐款来支持台湾。
美国议员访问台湾是这些言论的另一个目标。 华文媒体 据称,由于台湾的经济激励,台湾核心小组成员敦促美国总统乔·拜登在 2022 年 5 月的亚洲之行期间停留在台湾。继时任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 2022 年 8 月进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之后,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共官方报纸《每日邮报》暗示,参议员艾德·马基的代表团同样也是受到民进党财政支持的推动。
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 (Mike Gallagher) 代表团于 2024 年 2 月访问台湾(恰逢中国与台湾之间发生海上冲突) 中国网点 将代表团称为民进党雇佣的“守护天使”,以维持长期的交换关系。
中国媒体还指责台湾资助美国智库传播“中国威胁论”和亲台言论。这 2049计划研究所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据称受到民进党的资助,撰写批评中国军事威胁的报告。 2023年3月,时任台湾总统蔡英文获得哈德逊研究所全球领导力奖时, 华文媒体 质疑该奖项是否是对台湾政府捐款的回报。
美国在台政客:商业利益还是价值观?
中国的宣传经常将美国政客访问台湾归因于个人商业利益。例如,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 (Mike Pompeo) 2022 年访华就是受到中国政府的陷害。 环球时报 试图获得台湾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同样,参议员 Lindsey Graham 2022 年的访问是 批评的 推动波音销量的增长,使他所在的地区受益。
中共叙述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将美国政客描绘成军火制造商的代理人。中国媒体联系前参议员 克里斯·多德2021年访台采购M109A6自行榴弹炮,而参议员率团 约翰·科宁 和前国防部长 马克·埃斯珀与国防工业有联系的公司被指控促进美国武器销售。甚至当时的议长 凯文·麦卡锡传闻中的 2023 年访问台湾被认为是为国防承包商进行游说活动。
其中许多叙述在佩洛西访问台湾期间很突出。 华文媒体 声称民进党多年来花费了纳税人的钱来安排佩洛西与蔡英文和当时的副总统(现任总统)赖清德的会面。参观结束后, 中央电视台 据称,民进党聘请了一名与佩洛西关系密切的说客为此次行程提供便利。 光明日报中共媒体进一步断言,佩洛西此行的目的是制造一场两岸危机,以使她帮助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合法化,并暗示该法案可能会吸引受益于该法案的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捐款。
中共宣传的声音
除了直接攻击台湾当局和美国政客外,中共宣传人员还引用其他消息来源来强化自己的主张。他们频频报道台湾网民或媒体的观点,“用台湾人的声音攻击台湾”。例如, 华文媒体 重点关注台湾网民的评论,暗示来访的美国政客是受到台湾资金的激励。
中共风口 中国日报 援引一位匿名“网友”的话称,他“披露”了民进党自2018年以来与格普哈特集团政务部签署的一份合同,据称导致佩洛西访台。 环球时报 引 台媒 声称美国国会议员对台湾的支持是在台湾代表发起游说努力之后才开始的。
中国媒体也经常引用亲北京的台湾政客的言论。 洪秀珠国民党前主席认为,国会的亲台立法是民进党资助的结果。 曾明忠国民党党团党鞭要求台湾政府解决佩洛西此行是否出于企业利益驱动的问题。国民党立委 吴思怀 质疑埃斯珀访问后美国是否会向台湾施压,要求其采购不必要的国防物品。国民党立委 李德伟 批评外国游客只鼓励台湾买飞机、武器、卖芯片,没有真正的来台投资意愿。
中共宣传人员还引用国际媒体或美国政客的言论来强化他们的主张。 华文媒体 指向 薄荷新闻据称,台湾资助美国智库制造亲台反华言论。同样地, 中央电视台 放大代表 马乔里·泰勒·格林的推文指责佩洛西在访问台湾期间冒着与中国发生冲突的风险,以换取丈夫的个人投资收益。
台美关系受损
针对这些说法,台湾政府声称聘请公关公司是例行且必要的外交做法。它还致力于解决恶意虚假信息。这 前景基金会主办蓬佩奥2022年访台的国泰航空强调,通过此类公司邀请退休官员是标准做法。台湾的 外交部 澄清说,这些努力是长期存在的,与佩洛西访问等具体事件无关。
此外,一些报道被揭露为捏造。例如,台湾代表处向哈德逊研究所支付蔡英文奖金的说法被发现涉及 假文件。这位“网友”声称民进党与佩洛西关系密切的说客签订了游说合同 帐户被黑目前正接受台湾警方调查。
尽管做出了这些澄清,中共的宣传仍继续指责民进党在美国政客身上浪费纳税人的钱,引发台湾民众的不满。它将外交努力描述为民进党的政治哗众取宠,旨在制造台美关系牢固的假象,更多地关注美国政客的个人利益,而不是真正的双边伙伴关系。
从美国政治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可能会加剧内部争议,从而损害外交关系。例如,由于亨特·拜登与乌克兰有商业关系的指控,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受到质疑。同样,诸如此类的指控 佩洛西访台 可能会引发公众对政客真实动机的怀疑,削弱公众对联盟的支持并损害美国的外交政策。
在台湾,这些言论可能会将合法的外交实践与潜在的腐败和公众信任的侵蚀联系起来,从而成为国内政治冲突的素材。他们还可能对美国政客对台湾的支持表示怀疑,认为这是出于价值驱动,而是将其视为纯粹的自私自利。这些说法呼应了美国优先考虑“利益高于价值观”和“的叙述美国的怀疑态度”,暗示美国不会帮助保卫台湾,尽管台湾政客口头上表示支持。
这些叙述背后的愤世嫉俗破坏了台湾的合法外交实践,将其视为交换条件安排,并将台美关系塑造为交易性关系,而不是基于价值的关系。这削弱了盟友之间的互信,阻碍了国内在外交政策上达成共识,并使这些努力沦为分裂性的政治辩论。当政治无法止步于水边时,独裁政权就会利用这些分歧来削弱民主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