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危机:为什么年轻一代不再买房

上大学、找工作、买房、结婚:几十年来,拥有住房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长期存在的事实,分析师预测 乐观的结果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然而,如果中国的年轻一代不再购买住宅房产,这一切可能就会结束。

2010年至2020年,中国25岁至34岁成年人拥有住房的比例从 70% 到 50%,与其他城市相比,主要城市有近 30% 的年轻人租房 45 至 54 岁人群中只有 11%

这一变化已经酝酿多年。在房价飙升、房地产市场债务违约危机和文化转变之间,中国的年轻一代面临着与父辈截然不同的房地产市场

在上海和北京等城市,房价收入比(住房成本相对于年工资的比率)已达到惊人的高度。不仅仅是那些大城市。例如,深圳也拥有世界上最难以负担的房地产市场之一,这里的平均房价 成本是年收入中位数的 43 倍。在伦敦或纽约等类似大都市,这一比例徘徊在 15-20 左右。

在快速城市化和投机性投资的推动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于200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政府选择鼓励购房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导致了一种文化观念,即房地产投资是致富的必由之路。开发商竞相满足需求,创造了整个“鬼城”,里面充满了空置但已购买的单位——投机过度的象征。

这种投机狂潮给年轻买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23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首次购房者依靠家庭财富来支付首付,其中 超过 70% 的购房者从父母那里获得经济援助。但更多人在没有父母支持的情况下被排除在房地产市场之外。

尽管房价飙升,买房的风险也在增加。 2021年,恒大等大型开发商的倒闭成为全国头条新闻,为中国过热的房地产行业敲响了警钟。恒大曾经是中国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象征,其高达3000亿美元的债务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漏洞。建设项目未完成,购房者因不存在的房产抵押贷款而陷入困境,投资者信心大幅下降。

恒大的违约危机并非孤例。在政府监管收紧和需求放缓的情况下,融创和碧桂园等其他开发商也难以偿还不断增加的债务。对房地产开发商财务状况的担忧削弱了买家对房地产市场的信任。

政府不为现有买家造成的损失提供赔偿也无济于事。预付费房屋只建了一半,没有水或电,让买家的未来破碎,并背负着 20 甚至 30 年必须偿还的债务。

房地产作为安全投资的普遍观念已经被打破。住房曾经被认为是金融安全的支柱,现在被许多人视为一场冒险的赌博,迫使年轻一代在将自己的未来押在不稳定的市场上之前重新考虑。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关键时刻。如果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物价继续上涨,工资与住房成本之间的脱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威胁社会稳定和消费者信心。

但目前,中国的年轻一代仍然夹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拥有一套房子的梦想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但对许多人来说,这种追求正在让位于实用主义。如果系统性变革 — — 例如有意义的价格调整或改善住房政策 — — 没有实现,中国的年轻人可能会彻底重塑该国与住房所有权的关系。

正如 27 岁的自由设计师张莉所说:“我们的父母把房子视为他们生活的基础。但对我们来说,这更像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