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几位知名核政策专家宣称美国拥有核优势,这无形中加剧了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任何决定遵循美国《战略态势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来应对中国所谓的实现与美国核均势的努力,都只会创造一个更加不确定和危险的国际威胁环境。因此,了解中国的威慑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以便为中美核动态带来急需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培养理解意识对于实现和维持和平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阐述中国核进程的背景,并提醒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公众,尽管中国的核进程远非一帆风顺,但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核意图一直是防止而不是挑起核冲突。
中国自 1964 年起成为核大国。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才拥有 大约 20 战略核运载系统。根据 尼古拉·莱弗林豪斯,而可以通过分析技术约束、国内政治、以及其领导层在核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决策考虑来理解。
冷战期间,中国的主要战略威胁来自苏联和美国。当时,核武器是阻止超级大国发动任何侵略行为的威慑力量。进入21世纪,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核现代化和扩张。如今, 中国的核力量 数量约为 440 枚核弹头,据五角大楼估计 到2035年将拥有1500枚核弹头。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区核大国的崛起,以及美国威胁意识的持续增强,中国的核威慑力量定位于防止该地区和针对美国的侵略行为。事实上,根据 凯特琳·塔尔梅奇和乔舒亚·罗夫纳“中国改进的具体性质似乎是为了加强该国的保证报复态势,以应对日益强大的美国反击和导弹防御系统带来的威胁。”
然而,在中国核历史上,它始终采取惩罚性威慑姿态,并强调保持有效 二次打击报复能力。
惩罚性威慑态势使中国能够威胁对其重大利益遭受核打击时进行核报复,而安全的二次打击能力是指中国能够承受核打击并以核回击进行报复的能力。两者都需要高度生存的核能力和弹性的国家安全基础设施,而这 中国似乎一直在追求。
自 2012 年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投入巨资发展陆基、空基和海基三位一体核能力。虽然用于发射东风-5 洲际弹道导弹 (ICBM) 的核发射井的扩散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陆基核建设,但它们也加强了 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 向美国发出信号,表明其正在投资能够打击美国本土目标的远程运载系统。
尽管如此, 维平·纳朗 观察到,“中国发展的能力类型与旨在阻止核胁迫和核武器使用的报复姿态相一致。”中国也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 (NFU) 的核力量原则,这使得它无法采取不对称升级姿态。它完全依赖自己的战略核能力进行威慑,这也使它无法采取催化姿态,因为它不需要也不能依赖核支持者代表它干预危机。
作为 布兰登·巴宾 称,“中国将积极防御国家军事战略定义为‘敌我对抗,我必先战’”。然而,中国近期努力发展更多核选项,如战区核武器和远程弹道导弹,表明中国可能正在重新审视其威慑态势。
目前对其核力量的估计表明,中国似乎采取了一种包括反制目标的态势,将对手人口密集的中心地区置于危险之中。中国核力量的规模在逻辑上使其倾向于采取反制目标,因为反制态势需要核力量规模能够成功打击对手的核力量。
因此,以中国军队的规模来限制损害的做法根本不可行。就目前情况而言,如果中国与美国发生核冲突,反击手段对中国来说将是无效的。 纳朗 突出的是:“中国的态势特点是……强大的集中控制,通过分散和隐蔽的管理程序和数字模糊性实现生存,以及针对关键的反击目标进行惩罚性报复性打击。”
采用反价值目标战略使中国能够有效地遏制对手,而无需拥有强大的核力量和先进的运载系统。然而,军队规模的变化必将增加中国的核选择,并将使中国拥有以前无法实现的广泛机动性。
中国的目标也与其惩罚性威慑态势相一致。其主要目标如下: 东风-1至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战略性质。这些目标表明,中国的做法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的影响: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边境没有面临任何直接的生存安全威胁。最近与印度的冲突还没有升级到足以引起真正担忧的战争程度,也不太可能导致 1969 年与苏联冲突那样的直接军事交战。
中国与核大国交锋是有先例的——尽管这种先例并不为人所知:1969 年的中苏边境冲突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核中国与另一个核大国发生军事冲突。然而,鉴于此类冲突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很低,更不用说涉及中国的地区核升级的可能性,美国的决策者不应仅仅为了激起中国的不安全感而寻求优势。
尽管如此,中国的主要战略关切还是围绕台湾,其核威慑战略的最终目的是防止其所谓的“高强度战争”与美国的关系。美国下一任总统将如何影响中国的考量还有待观察,但最近有关中国决定不与美国进行军控谈判的报道无疑对中美核合作来说不是好兆头。
特朗普总统或哈里斯总统能否扭转局势,向好发展,还有待观察。尽管如此,中国对核威慑的态度似乎仍将受到其保护切身利益和遏制与美国冲突的努力的影响,通过威胁报复性核打击和保持有保证的二次打击能力。
尽管人们对美国和中国未来爆发核冲突的前景愈加担忧,但美国全力追求核优势对于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和维护和平无济于事,无论这种和平目前看起来有多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