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泰国银行为缅甸武器采购提供便利

泰国央行和反洗钱机构表示,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支持联合国最近一份报告中的说法,即泰国银行为缅甸军政府获取武器提供了便利。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人权高专办)6月发布的报告称,在泰国注册的公司利用泰国银行转移资金购买武器和相关军事物资。报告称,2023 财年此类采购总额接近 1.3 亿美元,而 2022 年为 6000 万美元。

报告发布后,泰国政府宣布成立一个工作组,调查人权高专办的说法,并“进一步装备和增强泰国银行对可能与缅甸侵犯人权行为有关的交易进行尽职调查的能力”。此前,银行代表告诉议会委员会,他们缺乏适当调查交易的能力。

泰国银行和反洗钱办公室昨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调查发现,一些金融机构确实与人权高专办报告中列出的个人进行了交易,但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将这些交易与武器采购联系起来。”彭博社的报道。

这些机构表示,审查发现泰国金融机构“运营的严格程度各不相同”,并强调需要改进反洗钱和反恐实践。

这些机构表示:“这将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管理被用作资助非法活动和侵犯人权行为的渠道的风险,这些活动可能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权高专办的这份报告由联合国缅甸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汤姆·安德鲁斯撰写,追踪了军政府如何通过转移金融服务和军事硬件供应商来继续采购武器,以应对强制措施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政府的经济制裁。报告发现,军政府“继续与广泛的国际银行网络合作,以维持自身及其武器供应”,使其能够维持战场战役和对平民的报复性攻击。

报告指出的最显着的变化是泰国将在 2023 年成为军政府“通过国际银行系统购买军事物资的主要来源”。报告称,泰国银行填补了新加坡镇压后的空缺。新加坡多年来一直是缅甸军方及其盟友商界人士的离岸贸易中心和金融避难所。

在 2023 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安德鲁斯记录了尽管政府反对向缅甸转让武器,但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实体如何成为军政府的第三大武器材料来源,仅次于俄罗斯和中国。安德鲁斯在今年的报告中写道,在新加坡当局随后进行调查后,“从新加坡注册公司流向缅甸的武器和相关材料下降了近 90%”,泰国填补了这一空缺。其中包括购买 Mi-17 和 Mi-35 直升机以及 K-8W 轻型攻击机的备件,报告称军政府使用这些飞机对平民目标进行空袭。

安德鲁斯写道,新加坡的镇压表明,国家当局的果断行动可能对军政府购买武器的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

他在报告中写道:“如果泰国政府像新加坡政府一年前那样对这一信息做出反应,那么 SAC 攻击缅甸人民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