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巴基斯坦和中国签署了13项协议,涵盖安全、民生、教育、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科技等领域。然而,会议的亮点是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和中国总理李强为新瓜达尔国际机场举行的虚拟落成典礼。
该机场耗资2.3亿美元建成,是耗资50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之一。它占地 17 平方公里,被誉为巴基斯坦第二大机场,旨在起降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包括 ATR 72、空客 A-300、波音 737 和波音 747。预计将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然而,该机场位于人口稀少的俾路支省,特别是人口刚刚超过 10 万的瓜达尔地区, 提出了有关机场吸引旅客和货运能力的几个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该机场可能会成为另一个未充分利用的机场,类似于中资建设的斯里兰卡马塔拉拉贾帕克萨国际机场。考虑到这些担忧,有必要首先评估该项目如何适应更广泛的中巴经济走廊。
建设机场的主要想法是增强连通性并促进货物进出瓜达尔,特别是其海港。它还旨在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支持人员流动。通过作为商业航班和货机的枢纽,该机场预计将吸引潜在投资并刺激瓜达尔港的商业增长,而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倡议的核心。预计还将促进与中国、南亚和中东市场的联系。这与中巴经济走廊将瓜达尔转变为重要贸易和交通枢纽的更大愿景直接相关。
虽然这一愿景听起来很有希望,但人们对在相对偏远地区建设如此大规模机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表示怀疑。
最近的主要城市卡拉奇和奎达距离分别超过 600 公里和 700 公里,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机场如何有效地实现其更广泛的目标,特别是在没有改善与城市中心的连接的情况下。
一个主要挑战是缺乏铁路连接。在世界各地,铁路网络用于货物运输。铁路运输通常在燃料消耗和成本方面更有效,并且可以运输大量货物,而不会出现高速公路上经常出现的延误和拥堵。
然而,瓜达尔目前依赖一条通往卡拉奇的主要高速公路,以及另一条通过图尔巴特通往奎达的高速公路,这两条高速公路都承受着沉重的客运和货运负担,经常超出其承载能力。为了充分实现机场在中巴经济走廊下的预期愿景,有必要建立一个与铁路连接的多式联运网络。
虽然基础设施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以满足新出现的需求,但更艰巨和紧迫的挑战是安全问题。俾路支省长期以来面临着叛乱和政治不满等复杂紧张局势的动乱。
本月早些时候,至少10人在卡拉奇丧生,其中包括两名中国工程师。此类攻击是中巴经济走廊以及其他项目和工人成为攻击目标的令人不安的趋势的一部分。事实上,自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以来,已有近100名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袭击中丧生。
尽管中国和巴基斯坦都一再承诺加强对中国人员和项目的安全措施——他们也在最近的上合组织会议上重申了这一承诺——但如何在实地落实这些承诺仍然存在疑问。俾路支省持续的叛乱以及对当地资源管理的不满情绪一直持续存在。这种不满情绪在过去二十年里得不到解决,只会加剧紧张局势,使局势复杂化,并危及正在进行的项目的安全和可行性。
尽管如此,鉴于瓜达尔的战略位置和长期潜力,中国仍然在瓜达尔进行投资。然而,吸引和保留更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能力,如铁路网络,以及连接巴基斯坦以外的海港和新机场市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决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已经缩小“一带一路”倡议的范围和规模的情况下通过其新的“小而美”战略。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首次出现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出。在持续的房地产危机、疫情后经济复苏停滞、债务上升和其他经济压力的背景下,公共部门目前正在努力管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因此,北京可能会考虑战略性地选择投资地点,以确保更大的回报和稳定性。
随着中国重新评估其投资战略以及巴基斯坦努力应对持续的安全挑战,新瓜达尔国际机场的未来仍然不确定。它是否会支持经济增长,还是会像许多其他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宏伟举措一样遭遇同样的命运,可能会被贴上“白象”的标签,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