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正在与供应商谈论印度尼西亚的潜在制造iPhone,这将标志着政府试图迫使这家技术巨头进行更大的投资以换取进入印尼市场的胜利。
根据Nikkei Asia昨天晚些时候的一份报告,苹果正在探索为印度尼西亚手机建立制造设施的可能性,这是其取消对其最新车型的政府销售禁令的战略的一部分。
正如Nikkei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这将标志着苹果在东南亚国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iPhone生产,几乎没有供应链生态系统。”这也将“显着促进印度尼西亚创造就业机会并提升其技术制造业的努力”。
这也将标志着印度尼西亚政府的胜利,该政府在10月份禁止出售苹果新的iPhone 16手机,该手机于9月份在全球发行,理由是这家技术巨头未能满足其本地内容要求。这些规则要求某些智能手机手机至少包含40%的本地制造组件,旨在迫使外国公司进行大量投资,以将技术转移到印度尼西亚并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雅加达还禁止以相同的理由出售Google的Pixel智能手机。
为了应对十月的禁令,苹果已经与印尼政府进行了几轮会谈,以了解它如何满足印尼要求。苹果最初以低球提议投入1亿美元来建造该国的配件和组件制造工厂。但是印尼政府表示,这不足以扭转iPhone 16禁令,其中一位部长将该提案与苹果在邻国越南和泰国的更大投资进行了比较。
苹果随后承诺将投资10亿美元,包括在巴坦岛上的Airtag生产设施中,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运营。虽然印度尼西亚对此表示欢迎,但它说这也不足以扭转iPhone禁令,而行业则不足Agus Gumiwang Kartassmita部长指出,Airtag生产与iPhone的制造“没有直接关系”。
Nikkei报告并未包含有关苹果投资的许多细节,即使已确认,建造工厂并转移复杂的供应链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正如Apple Insider所指出的那样,这家技术巨头“大概将使它成为致力于制造的条件,以至于立即取消iPhone 16禁令。”
无论哪种条件,报告都表明,印度尼西亚已经成功地利用了其可观的杠杆作用 – 既是世界上第四大的人口民族,也是其第四大移动市场 – 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之一中提取优惠。
苹果有很多理由打球,鉴于将重要的市场割让给竞争对手。截至上个月,中国的OPPO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品牌,占市场的19.14%。随后是韩国的三星(17.95%)和中国品牌小米(15.53%)和Vivo(14.52%)。苹果在一月份仅占销售额的7.3%,低于10月的12.8%,当时对最新iPhone的禁令被实施。
正如希尔曼·帕拉恩(Hilman Palaon)上个月在洛伊学院(Lowy Institute)的口译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如Oppo,Vivo和小米)“已通过建立当地制造业务来成为印度尼西亚的市场领导者”,将自己与政府的国内生产要求保持一致。华为最近也宣布将于3月开始在印度尼西亚发布其智能手机,“似乎通过与当地制造公司合作满足印度尼西亚的要求”。
苹果似乎已经认识到这样的现实,即如果想在印度尼西亚打球,就必须根据政府的规定这样做。